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素材 > 正文 >

以中考人物为核心的作文素材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述评汇编

来源:作文素材 日期:2021-06-10 浏览:

【www.myzhiqi.com--作文素材】

一个曾经绝密28年的名于敏
他二十八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
  他是于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夜以继日,终获突破
  国产专家一号人们这样亲切地称呼于敏。
  没有留过洋,无碍他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
  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一切从头开始,装备实在简陋,除了一些桌椅外,只有几把算尺和一块黑板。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需要解决各方涌来的问题,仅有5%的时长可以留给氢弹设计。
  科研大楼里一宿一宿灯火通明,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于敏的报告,与彭桓武、邓稼先等人的报告相互穿插,听讲的人常常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
  百日会战令人难忘。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新华社对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青春无悔,铸就丰碑
  有人尊称他为氢弹之父,于敏婉拒。他说,这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
  1926年,于敏生于天津一个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进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连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与邓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分析我国相关实验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
  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1000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45次,不及美国的1/25。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们用热血铸就的一座座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
  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地低调。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2020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愿将一生献宏谋!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处处以身作则事事为了人民 申纪兰
 青青太行,劲松屹立。
  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自古就是要与河道抢耕地、与老天抢粮食的地方。沧海桑田。曾经撂荒的山坡上,如今或已披绿,或梯田成片
  这里有一位执拗的耄耋老者,年复一年,仍坚持着自己劳作。春天播种,下地秋收,冬天除雪,步履日渐蹒跚,但她干起活来仍充满力量。除了不时整理行装进京开会,几乎没什么能把她和普通农妇一眼区别开。
她是申纪兰,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
  1983年,西沟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其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1984年,申纪兰从村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大胆进行改革。
  她主张:成林和有林山坡地仍归集体管理;耕地仍然包产到户、自主经营,但实行三年一小调、五年一大调,添人增地、减人减地,确保土地不撂荒。最终,改革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适度,实现优势互补。
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的航天大总师孙家栋
他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背后都有他主持负责的身影;翻开他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他,就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院士。孙家栋,这个名字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紧紧相依。
  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每项工程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应用等数个系统构成,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总设计师或总指挥,孙家栋则被大家尊称为大总师。
  一次发射中,卫星在转运途中不慎发生了轻微碰撞,试验队员们一下子慌了神,谁也不敢保证这会不会对发射造成影响。
  接到紧急报告,孙家栋当天就从北京赶到西昌,一下飞机就直奔卫星试验厂房。了解清楚现场情况后,当时已经快80岁的他马上钻到了卫星底下,对着卫星的受创部位仔细研究起来。卫星没事儿,能用!孙家栋的一句话,让大家悬在半空的心踏实了下来。
  搞航天工程,没有好坏,只有成败。要保成功,就必须发扬严格、谨慎、细致、务实的作风。孙家栋总是这样告诫年轻人。
  如今已经90岁的孙家栋,与卫星打了一辈子交道。曾经有人问孙家栋:航天精神里哪一条最重要?热爱。他不假思索,如果你不热爱,就谈不上奋斗、奉献、严谨、协作、负责、创新
  几十年来,正是凭着这个信念,尽管从事着充满风险的航天事业,但孙家栋从来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愈挫愈勇。
  20世纪70年代,孙家栋带领团队研制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时出现了意外。震惊过后,孙家栋带着大伙儿在天寒地冻中把大片的沙漠翻了一尺多深,拿筛子把炸碎的火箭卫星残骸筛出来,最终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一年后,一颗新的卫星腾空而起。
  2009年,在孙家栋80岁生日时,钱学森专门致信祝贺。钱老在信中说: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战告捷起,到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您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2020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了全新的月球背面探索之旅,举国沸腾、世界瞩目。
  时针拨回15年前,当国家启动嫦娥一号探月工程时,已经75岁的孙家栋毅然接下了首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重担。大多数人在这样的高龄都功成身退,他却冒着风险出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对于别人的不理解,孙家栋只有一句话: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在嫦娥一号顺利完成环绕月球的那一刻,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里,大家全部从座位上站起来,欢呼雀跃、拥抱握手。而孙家栋却走到了一个僻静的角落,悄悄地背过身子,掏出手绢在偷偷擦眼泪。
  孙家栋无疑是一位战略科学家,总能确定合理的战略目标。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说,在困难面前,他绝不低头;在责任面前,他又俯首甘为孺子牛。
  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航天尖端产品也是买不来的。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航天技术。孙家栋说,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没有专家可以依靠,没有技术可以借鉴,我们只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今天搞航天的年轻人更要有自主创新的理念,要掌握核心技术的话语权。
与青蒿结缘用中医药造福世界屠呦呦
疟疾,世界上最主要的高死亡率传染病。青蒿素的发现,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法,在过去的20多年间,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青蒿素在全世界已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
  中医药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见图,新华社发)的声音铿锵有力。60多年来,她从未停止中医药研究实践。
  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20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屠呦呦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从此与中药抗疟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当时的科研设备比较陈旧,科研水平也无法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不少人认为这个任务难以完成。只有屠呦呦坚定地说: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
  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她汇集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出自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
  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屠呦呦团队最终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20年里,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在全世界已挽救数百万人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
紧跟党走,做党的好战士张富清
1948年3月,他在陕西宜川县瓦子街参加革命,开启了自己的英雄之旅。
  壶梯山战斗、永丰战役中,他任突击组长,先后炸掉敌人3个碉堡,立下赫赫战功。
  1955年1月,他退役转业,告别军营,扎根湖北来凤县,锁住荣誉,尘封战功,为当地发展和群众过上好日子不懈奋斗。
  1985年1月,他站完最后一班岗。人离休了,思想却不离休,他坚持学习,三十多年如一日。
  无论何时、何地、何境,他都把组织的要求摆在第一位。作为一名有着71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精神上追求卓越,物质上毫无所求。他,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心中无我,付此一生。这就是战斗英雄张富清,在工作岗位上向党和人民交出的答卷。
  深藏功名六十余载连家人都不知情
60多年里,张富清将赫赫战功深埋心底,从不提起,他的老伴儿和儿女都不知情。2018年底,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登记,张富清隐藏半个多世纪的战功才得以发现。
  讲起登记的初衷,张富清说:我起初不想把这些奖章和证书拿出来,但考虑到如果不拿出来,那就是对党不忠诚,是欺骗党的行为
  战斗英雄的事迹披露后,诸多光环加身,他依然是老样子,一切都没有变,还是那个坚守初心、保持本色的张富清。
  我要在有生之年,坚决听党的话,党指到哪里,我就做到哪里,党叫我做啥,我就做啥。张富清说。
把对祖国的热忱结成饱满的稻穗袁隆平
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是90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认为自己应该为国家担负的责任。他对杂交水稻和它背后维系的国家粮食安全怀有的赤诚初心,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未变。要想不受别人欺负,国家必须强大起来。袁隆平从小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始终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利益紧紧相连。他有过体育救国的梦想,也曾打算参军报国,最终,他将自己对祖国的热忱,结成了一串串饱满的稻穗。
我们国家人口多、耕地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产。因此,高产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袁隆平说,新中国成立前,自己亲眼见到倒伏在路边的饿殍,这让他感到痛心于是回忆起那段攻坚克难的日子,袁隆平记忆里最深刻的细节之一,是背着足够吃好几个月的腊肉,倒转好几天的火车,前往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辗转研究,只为寻找合适的日照条件。袁隆平说,这样的经历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而现在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200多台仪器。那个曾经简陋的海南南繁基地,被标注在了三亚地图上,从一个偏远小农场,变成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科研基地。
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我要为祖国的繁荣做出更多贡献
  从党的十九大开始,我们国家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从我的角度来说,小康社会就是要从吃饱向吃好转变。袁隆平说,国家强盛了,老百姓生活提高了,自己的研究当然不会止步不前。我现在已经从80后变成了90后,我希望自己能活到100岁。刚刚度过自己90岁生日的袁隆平说,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我要为祖国的繁荣做出更多贡献。

以中考人物为核心的作文素材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述评汇编

终生报国不言悔黄旭华
作为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仿佛将惊涛骇浪的功勋深潜在了人生的大海之中。
  隐功埋名三十年
  从一开始参与研制核潜艇,我就知道这将是一辈子的事业。黄旭华说。
  1926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汕尾。上小学时,正值抗战时期,家乡饱受日本飞机的轰炸。海边少年就此立下报国之愿。
  初中毕业后,黄旭华同时收到中央大学航空系和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录取通知。在海边长大的黄旭华选择了造船。
  新中国成立初期,掌握核垄断地位的超级大国不断施加核威慑。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中央决定组织力量自主研制核潜艇。黄旭华有幸成为这一研制团队人员之一。
  执行任务前,黄旭华于1957年元旦回到阔别许久的老家。63岁的母亲再三嘱咐道:工作稳定了,要常回家看看。
  但是,此后30年时间,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父亲直到去世也未能再见他一面。
  1986年底,两鬓斑白的黄旭华再次回到广东老家,见到93岁的老母。他眼含泪花说:人们常说忠孝不能双全,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直到1987年,母亲收到他寄来的一本《文汇月刊》,看到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里有他的爱人李世英等字眼,黄旭华的9个兄弟姊妹及家人才了解他的工作性质。
  与对家人隐姓埋名相比,黄旭华的爱人李世英承担了更大压力。忙时,黄旭华一年中有10个月不在家。结婚8年后结束两地分居,李世英才知道丈夫是做什么的。
核潜艇技术复杂,配套系统和设备成千上万。为了在艇内合理布置数以万计的设备、仪表、附件,黄旭华不断调整、修改、完善,让艇内100多公里长的电缆、管道各就其位,为缩短建造工期打下坚实基础。
  用最土的办法来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是黄旭华和他的团队克难攻坚的法宝。
  除了用算盘计算数据,他们还采取用秤称重的方法:要求所有上艇设备都要过秤,安装中的边角余料也要一一过秤。几年的建造过程,天天如此,使核潜艇下水后的数值和设计值几乎吻合
  正是这种精神,激励黄旭华团队一步到位,将核动力和水滴艇体相结合,研制出我国水滴型核动力潜艇。
克己奉献乐其中
  核潜艇战斗力的关键在于极限深潜。然而,极限深潜试验的风险性非常高。美国曾有一艘核潜艇在深潜试验中沉没,这场灾难悲剧被写进了人类历史。
  在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中,黄旭华亲自上艇参与试验,成为当时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所有的设备材料没有一个是进口的,都是我们自己造的。开展极限深潜试验,并没有绝对的安全保证。我总担心还有哪些疏忽的地方。为了稳定大家情绪,我决定和大家一起深潜。黄旭华说。
  核潜艇载着黄旭华和100多名参试人员,一米一米地下潜。
  在极限深度,一块扑克牌大小的钢板承受的压力是一吨多,100多米的艇体,任何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闭不足,都可能导致艇毁人亡。巨大的海水压力压迫艇体发出咔嗒的声音,惊心动魄。
  黄旭华镇定自若,了解数据后,指挥继续下潜,直至突破此前纪录。在此深度,核潜艇的耐压性和系统安全可靠,全艇设备运转正常。
  新纪录诞生,全艇沸腾了!黄旭华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和激动,即兴赋诗一首: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正是凭着这样的奉献精神,黄旭华和团队于1970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各项性能均超过美国1954年的第一艘核潜艇。建造周期之短,在世界核潜艇发展史上是罕见的。
  1970年12月26日,当凝结了成千上万研制人员心血的庞然大物顺利下水,黄旭华禁不住热泪长流。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誓言,新中国用了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就实现了
  几十年来,黄旭华言传身教,培养和选拔出了一批又一批技术人才。他常用三面镜子来勉励年轻人:一是放大镜跟踪追寻有效线索;二是显微镜看清内容和实质性;三是照妖镜去伪存真,为我所用。
作为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誉所长,直到今天,93岁的黄旭华仍然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为年轻一代答疑解惑、助威鼓劲

中国羽毛球走向辉煌的奠基人王文教
当今的国际羽坛,中国队乃名副其实的主角。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的羽毛球水平也处于起步阶段。祖籍福建南安的王文教1933年出生于印尼,上世纪50年代初是印尼家喻户晓的羽毛球明星。1953年,王文教随印尼体育观摩团参加了在天津举办的全国四项球类运动会,正是这次比赛,让他意识到了中国羽球与世界顶尖水平的巨大差距。1954年,王文教不顾印尼方面的阻拦和家人的反对,与搭档陈福寿等华侨青年一起,踏上了归国的旅程。为此,他们毅然签下了永不回印尼的保证书。
  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王文教的命运,也让中国羽毛球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春天。
王文教说:感谢祖国惦记着我,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获得国家的认可我非常激动。如今的王文教,虽然离开国家队一线多年,但他的爱国情怀、为国争光的精神,仍激励着中国羽毛球队年轻一代,向着中国体育新的辉煌前进。
一辈子守着这面旗王继才
海面很平静。阳光穿过薄薄的海雾,照在鲜艳的国旗上,洒向守岛英雄王继才的铜像他手指着太阳升起的方向,眺望着波光粼粼的大海。
英雄,仿佛从未曾离开过。
这座面积仅有0.013平方公里的国防战略岛,长期没水、没电、缺衣少食,王继才却整整坚守了32年。他让五星红旗每天在这里伴着朝阳升起,让松树、桃树、梨树在石头缝上开花结果,而自己却因积劳成疾,永远倒在了开山岛的台阶上。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王继才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王继才却说:守岛这么多年,开山岛就是我的家,如果哪天真出事了,就把我埋在岛上,让我一辈子陪着国旗!
海风呼啸间,王继才坚持了32年,让开山岛永远飘扬着一抹令人魂牵梦绕的红色,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开山岛是座石头山,上面没水、没电、没粮,只有几间破营房。一年四季,石缝里的茅草绿了又黄,在海风中簌簌发抖。当地人说,在上面活着都很难,更不要说守。
风一来,岛就与世隔绝了。有一次柴火用光了,夫妻俩一连嚼了5天生米。风停时,渔民上岛发现,他们已经饿得说不出话。
王继才没有动摇:守岛就是守国,守岛也是守家。
一年又一年,守岛,从有期限的任务变成了终生的使命
治沙播绿中实现人生价值王有德
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有一道南北长60多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的绿色屏障,静静守护着母亲河黄河和银川平原。这片绵延的绿洲,见证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记录了一位传奇人物40多年的坚持与梦想。
  他是王有德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王有德出生在宁夏灵武市马家滩镇一个回族家庭。曾经水草丰美的家乡是他儿时的乐园,可随着过度放牧,土地植被退化,风沙一天天逼近家园。十几年里,先后有20多个村子、3万多人被迫迁移
从那时开始我心里就跟沙漠较上劲了,一定要把毛乌素沙漠侵吞的土地夺回来。王有德立誓与沙漠白天,他们顶着50多摄氏度的高温推沙平田、挖坑种树,晚上就住在沙窝中搭建的帐篷里点着蜡烛找问题、想法子;寒冬腊月,为了抢抓树苗灌冬水的时机,他们日夜吃住在水渠边。在人与自然的抗争中,王有德和职工们风里来沙里去,以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有效阻止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实现了人进沙退的伟大壮举。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我要在治沙播绿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王有德说,多栽一棵树,就是我的价值;多治理一片荒山,就是我的价值;让当地老百姓找到致富之路,就是我的价值!
中国跨度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述评之一
  70年光阴,中国以惊人一跃实现历史性跨越
  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中国跨度,铸就了新中国辉煌的发展历程。
  这样的跨度,源于一个先进的政党,源于一个优越的制度,源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一座大桥的跨度,折射70年发展跨度
  碧波之上,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气贯长虹。55公里的跨度,不仅是空间距离,更承载着一个国家飞越沧海的历史风云。
  40年前的一天,同济大学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大一学生朱永灵听一位外国专家讲高速公路时,如同听天书。彼时,广袤的中国大地还没有高速公路的踪影。
  直到近10年后,中国开通了第一条高速公路,那位被天书激起好奇心的青年成为公路人,在见证中国高速公路里程跃居世界第一后,又全程参与港珠澳大桥这座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的建设。
  最长,最高,最快中国道路交通的一次次跨越令世界赞叹。
  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不会想到,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建成长江第一桥,到武汉第10座长江大桥即将通车,万里长江上迄今已架起百余座桥。
  千千万万曾每天蹬着自行车的普通中国人不会想到,中国高铁营业总里程在短短10年内突破3万公里,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
  70年,天堑变通途的跨越让中国有了当惊世界殊的底气。
  中国桥、中国路背后,是综合国力的强大支撑。70年间,从贫穷落后到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近三年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0万、80万和90万亿元大关,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中国建造、中国标准背后,是创新能力的突飞猛进。70年间,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确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泱泱大国不断创造新的精彩。
  没有国家的全方位跨越,就没有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投身港珠澳大桥建设运营,我们生逢其时。朱永灵说。
  一个少数民族的跨度,见证70年民生跨度
  7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瞬,古老的独龙族却实现了跨越千年的两次飞跃
  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摆脱民族压迫;2020年4月,宣告实现整族脱贫,告别世代贫困。
  云南贡山,独龙江乡。75岁的文面女李文仕忆起往昔,对孙辈讲述刻木传信的故事。32岁的新一代独龙族人熊玉兰第一次戴上VR眼镜,体验5G技术的神奇。
  从刻木传信到5G网络,跨越的是时空隧道,映照的是人民生活的巨变。
  当人民二字深深镌刻在新中国的名字上,当共产党人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永恒的追求,亿万人民的幸福成为70年壮阔交响中最动人心弦的乐章。
  这是气势磅礴的奏鸣曲。新中国成立初到2018年,我国人均GDP从119元增加到64644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9.7元增加到28228元,人民生活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即将实现全面小康。
  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奏曲。衣着从黑蓝灰到个性化,饮食从吃饱肚子到吃出健康,居住从狭窄蜗居到保障住房,出行从封闭堵塞到四通八达,中国人民有了空前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是万众一心的协奏曲。一个都不能少的小康路上,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近6年来平均每分钟有近30人摘掉贫困帽子,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伟大奇迹。
  这是激动人心的壮丽乐章
  独龙江乡开通5G试验基站不久,中国正式发售5G手机。32年前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大哥大电话用户的徐峰,又成为广东移动首个5G用户。他说: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无止境。
  一座城市的跨度,彰显70年时代跨度
  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是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改革开放后,这里是率先发展起来的经济特区;进入新时代,这里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这里是深圳,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深圳人熊建明是方大集团董事长,他的人生有两次重大跨越:一次是1988年来到深圳,投身特区建设;一次是1991年辞去公职,下海创业。经商过程中,熊建明同样经历了两次跨越:一次是选择做实体经济,以新型建材起家;一次是选择科技创新,瞄准行业尖端。
  我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都深深系于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熊建明说。
  透视深圳
  从三来一补为主到高新技术崛起,从开放前沿到创新高地,从试验田到示范区深圳创造了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一次次跨越。
  放眼中国
  从冲破思想束缚到改革开放伟大觉醒,再到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从被围堵孤立到融入世界,再到日益走近舞台中央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坐标不断更新中国的发展方位。
  新中国迎来70周年华诞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对外发布,深圳站在又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中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说:深圳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造一个面向未来的典范,深圳未来的样子就是中国未来的样子。
  面向未来,中国将不断迎来新的时代跨越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跨度,彼岸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明天。
中国高度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述评之二
  3000米,这是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的最大飞行高度;
  6000米,国内首架大型双发长航时无人机成功首飞;
  数百公里的太空轨道,神舟飞天、北斗组网,中国卫星自由徜徉;
  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嫦娥四号首探月背,五星红旗格外鲜亮
  梦想是伟大事业的开端。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无数梦想拔节生长,美好希望竞相绽放。
  从一穷二白到创造传奇:伟大梦想决定伟大创造
  1958年,一列闷罐火车行驶在中国西部,所经站牌都被草帘子遮得严严实实。列车的目的地是一望无际的戈壁,任务是在荒凉沉寂的戈壁滩里修铁路、建机场,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是新中国的首个导弹、卫星发射场。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这里是酒泉,也是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圣地。
  离发射场不远处,东风烈士陵园坐落于此。760多名航天工作者在这里长眠,他们牺牲时的平均年龄仅27岁。
  他们生前,吃沙枣、喝碱水、睡帐篷、住地窝,没有大型机械,一根根枕木、一条条钢轨,他们就手拉肩扛,仅用两年时间就在戈壁滩上建起了我国第一个综合导弹试验靶场。
  1960年,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东风一号腾空而起;1966年,我国进行首次导弹和原子弹结合试验;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这里起飞,一曲《东方红》声震寰宇
  从一穷二白到创造传奇,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献完青春献子孙,在茫茫戈壁上放飞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
  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以身许国、九死不悔的壮阔人生。
  人民不会忘记,他们深沉厚重、薪火相传的家国情怀。
  1949到2020,每一次飞行都描绘着壮丽的中国航迹,每一步跨越都标注着崭新的中国高度。
  70年前: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开国大典上,受阅的飞机因为数量不够,不得不飞完一圈绕回来再飞一圈。
  70年后:国产大飞机运20、C919、AG600蓝天聚首,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飞行次数突破300
  中国航天起步时,首先是考虑解决有无问题。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院士,是这一切的亲历者。他说是中国航天精神铸造了中国第一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了巨变。
  从东方红跃然于世到墨子号飞向太空,从两弹一星横空出世到从北斗系统服务全球、嫦娥四号传回世界上第一张月背影像图一部新中国的航空航天发展史,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从仰望星空到走在前列:梦想让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
  梦想,从历史长河中走来,闪耀着伟大复兴的曙光。
  45年准备、论证,15年探月圆梦。
  1957年,年轻的欧阳自远被苏联发射上天的第一颗卫星震惊了。搞矿产勘探的他在想:如果能用卫星找矿,效率该有多高!
  1958年,美苏相继公布探月计划。欧阳自远急了,既然没人搞,那就我来干!
  从年轻的科研人员到白发老院士,作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的欧阳自远一干就是45年,他和同事们最终完成了《中国首次月球探测立项报告》。
  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2020年,嫦娥四号成为首个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
  生命就这么长,要把最宝贵的时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是梦想让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欧阳自远说。
  50年前,人类登月成功;50年后,月球上的中国探测器、中国月球车仍在继续书写新的传奇。
  2020年8月25日,月亮上的嫦娥玉兔又醒了!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再次通过月夜低温考验,分别自主唤醒,进入第九月昼,继续开展科学探测任务。
  还是在酒泉,2020年夏秋之交的一个月之间,连续三发火箭腾空而起。捷龙、快舟接过前辈手中的火炬,星际荣耀开辟中国民营火箭新天地中国速度让中国高度未来更可期。
  两弹一星梦、载人飞天梦、探月梦每一个梦想成就更大的辉煌。
  我在其他地方没有看到过这样快速的发展,中国就是未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赞叹于中国的发展。
  时代的脚步,总在不断跨越艰难险阻中愈发坚实。探寻巨变,必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这是涓滴而成的大海,重大工程的跨越,正来自中国方案凝结而成的厚积薄发,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奏出的时代强音。
  这是万千活力汇聚而成的时代伟力,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带来自觉创新的不竭动力。
  科技梦助推中国梦 :对未知的探索永不停歇
  2017年5月,C919成功首飞,实现了国产大型客机零的突破,让中国不再是没有翅膀的雄鹰。
  没有谁比中国人民更懂,什么是众志成城。
  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十飞机立项,到2017年C919成功首飞,中国人的大飞机梦穿越了近半个世纪。
  C919首飞现场,年近九旬的运十飞机副总设计师程不时用自己珍藏多年的小提琴,深情演奏了一曲《我爱你中国》,打动了在场每一个人。
  祖国,就是一代代奋斗者的不竭动力,就是一代代报国者的无声誓言!
  经过近三年的紧张调试,中国天眼渐入佳境。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132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93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
  中国天眼短短两年内的发现超过同期欧美多个科研团队发现数量总和,将帮助科学家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更大突破。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朱文白说。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从困境中奋起,有一种特殊的基因,这种基因就是伟大的中国式创新。一个个创新成果的涌现,编织起人民走向美好的希望版图,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月球返回、探索火星、空间驻留仰望璀璨星空,我们追梦不止。中国将奏响探索宇宙的新乐章,崛起中华民族精神的新高度!
中国速度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述评之三
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半日往返千里;首台千万亿次超算天河一号,运算1小时相当于13亿人同时计算340年以上;5G开启商用,半秒能下载一部影片
这是让世界惊艳的中国成就
今日之中国,1小时能创造超百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大约1.5亿斤粮食,新建近500米高速铁路,处理约600万件快递,往来货物贸易额超过5亿美元
70年沧桑巨变,有一种奇迹,叫中国速度。

2018年7月1日,整备好的G7次列车驶向北京南站,准备发往上海。此列G7列车是从北京开出的首趟正式运营的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不断赶超 折射奋进中国的姿态
1978年,邓小平在日本访问乘坐时速210公里的新干线时感慨: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
那一年中国的铁路营业里程只有5.2万公里,虽比新中国成立之初翻了一番,但高速铁路里程还是零。
2020年5月,设计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刷新了人们对中国速度的认知。
从改革开放中来,向民族复兴奔去。
80多岁高龄的资深电力机车专家柯以诺至今难忘,2008年国内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时的那份激动,自此中国正式迈入了高铁时代。
如今,中国高铁已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名片。
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3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达到3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中国高铁的发展经验值得别国借鉴。世界银行日前刊文如此称赞。
当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车变成记忆中的风景,向着更快速度起飞的中国高铁,成为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的鲜活范例。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经济一穷二白,1952年中国GDP仅为679亿元,占世界4.5%,还不及现在中国一天创造的GDP规模。那时的中国,人均寿命仅为35岁,文盲率超过80%。
面向未来,一个开放包容、自信自强的中国,必将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书写新的中国速度,向着伟大复兴的彼岸砥砺前行。
中国气度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述评之五
70年沧桑巨变,世界见证中国前行的铿锵步伐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前所未有走近国际舞台中央。中国声音激荡,彰显东方大国的不凡风范。
与178个国家建交、已与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次写入联合国决议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的背后,是中国行大道、担大义、谋大同的豪迈气度。
中国气度,源于以和为贵的历史传承
时间,刻下前行的足印。
历史会铭记20世纪50年代,刚刚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新中国,与印度、缅甸一道,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直至今日,这仍是指导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历史会铭记20世纪80年代,中国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进入新世纪,中国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0年栉风沐雨,人们在中国的发展中看到和平力量的壮大,感受到友谊与合作的传递。
中国树立了各国无论大小强弱均应平等相待的原则,赢得了各国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尊重。埃及共产党总书记阿兹利感慨。
2018年8月21日,萨尔瓦多共和国同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国的建交国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个增加到现在的178个。
如今,南美洲的牛肉摆上了国人餐桌,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迎来了中国友谊学校,澳大利亚、匈牙利等国的当地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越来越大的中国国际朋友圈,不断谱写中国对外交往讲信修睦、弘义融利、广获支持的新篇章。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70年来,中国倡导的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理念深入人心,国与国交往的新路越走越宽;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连。
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至关重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如此感慨。
中国气度,源于天下大同的追求信念
美国纽约曼哈顿东河之滨,鲜艳的五星红旗与蓝色的联合国会旗迎风飘扬,见证一幕幕难忘场景。
2017年2月10日,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11月1日,这一理念再次被写入两份联合国决议。
着眼人类未来,推动搭建能为大家遮风挡雨的共同屋宇,中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答时代之问。这正是中国70年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世界共同繁荣的一个缩影。
义谓天下合宜之理,道谓天下通行之路。
70年来,中国始终高举国际法旗帜,广泛深入参与全球治理规则制订,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国际多边合作,展示了负责任大国形象。
70年来,中国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已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参与了朝核、伊朗核、阿富汗等当今几乎所有热点问题的解决过程。
70年来,越来越多中国方案转化为国际行动,越来越多中国理念上升为国际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等双多边文件,汇聚起各方磅礴的力量
如今,当全球经济行至十字路口,当国际体系变革迎来关键阶段,当多边合作遭受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冲击,人们应该怎么办?
放眼东方,中国始终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倡导伙伴合作精神,践行互利共赢理念,阐释共同发展主张。
在动荡不安的当今世界,中国是一个重要的稳定因素。原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埃贡克伦茨这样评价。
风从东方来,万千气象新。
70年波澜壮阔,70年辉煌成就。面向未来,中国向世界发出共创未来的诚挚邀请。
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播撒合作的种子,共同收获发展的果实,让各国人民更加幸福,让世界更加美好!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素材文字内容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黑板报素材

本文来源:http://www.myzhiqi.com/zwsc/91967.html